免费a一毛片,有码毛片,好爽又高潮了毛片免费下载16禁,黄色一级免费网站,毛片二区,一级毛片视频免费,性a视频

歡迎來到瑞文網(wǎng)!

佛家經(jīng)典語錄98句(2)

【lktongtai.com - 佛語經(jīng)典語錄】

  29、有憎愛心,就有煩惱;憎心一起,道心就退。

  30、生命可置之度外,因果不可昧于毫厘。

  31、生日又云母難日,自哀未遑,切不可作壽慶賀。

  32、以智慧明鑒自心,以禪定安樂自心。以精進堅固自心,以忍辱滌蕩自心。以持戒清凈自心,以布施解脫自心。

  33、坐禪要曉得調(diào)養(yǎng)身心。若不善調(diào)養(yǎng),小則害病,大則著魔。

  34、用功的人要善于調(diào)和身心,務使心平氣和,無掛無礙,無我無人,行住坐臥,妙合玄機。

  35、中下根人,常被境風所轉(zhuǎn)。境風有八:利、衰、毀、譽、稱、譏、苦、樂。行人遇著利風,便生貪著;遇著衰風,便生愁懊;遇著毀風,便生嗔恚;遇著譽風,便生歡喜;遇著稱風,居之不疑;遇著譏風,因羞成怒;遇著苦風,喪其所守;遇著樂風,流連忘返。如是八風飄鼓,心逐境遷,生死到來,如何抵敵?

  36、凡當參學,要有三樣好;第一要有一對好眼睛,第二要有一雙好耳朵,第三要有一副好肚皮。好眼睛就是金剛正眼,凡見一切事物,能分是非,辨邪正,識好歹,別圣凡。好耳朵就是順風耳,什么話一聽到,都知道說的什么。好肚皮就是和彌勒菩薩的布袋一樣,大肚能容撐不破,遇緣應機,化生辦事,把所見所聞作比較研究,擇其善者而從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

  37、世尊所說三藏十二部經(jīng)典,也是為了你我的貪嗔癡三毒。三藏十二部的主要內(nèi)容就是戒定慧,就是因果。使我戒除貪欲,抱定慈悲喜舍,實行六度萬行,打破愚迷邪癡,圓滿智慧德相,莊嚴功德法身。若能依此處世為人,那真是處處總是華藏界了。

  39、靜坐之重要:妙法蓮華經(jīng)云:“若人靜坐一須臾,勝造恒沙七寶塔。”因為靜坐這一法,可以使我們脫離塵勞,使身心安泰,使自性圓明,生死了脫。一須臾者,一剎那之間也。若人以清凈心,返照回光,坐須臾之久,縱不能悟道,而其正因佛性已種,自有成就之日。若是工夫得力,一須臾之間,是可以成佛的。

  40、何謂戒定慧?防非止惡曰戒。六根涉境,心不隨緣曰定。心境俱空,照覽無惑曰慧。防止三業(yè)之邪非,則心水自澄明,即由戒生定。心水澄明,則自照萬象,即由定生慧。

  41、修行用功,貴在一心。

  42、凡夫的境界,總是貪染財、色、名、利。

  43、因為你我無始以來,被七情六欲所迷,從朝至暮,總是在聲色之中過日子,所以沉淪苦海。

  44、年輕不知好歹,把寶貴的光陰混過了,老病到來,死不得,活不得,放不下,變?yōu)樗酪部啵钜部唷_@就是“早不預修,年晚多諸過咎。”

  45、年老的人死在眉睫,固要猛進;年輕的人亦不可悠忽度日。須知“黃泉路上無老少,孤墳多是少年人。”總要及早努力,方為上計。

  46、佛法的根本要義,乃是戒、定、慧三字,如鼎之三足,缺一不可。

  47、學佛當以明心見性為本,斷惡修善為行。

  48、做工夫不一定在靜中,能在動中不動,才是真實工夫。

  49、能不起分別心,無心任運,就不生煩惱;心若分別,即成見塵,就有煩惱,就被苦樂境界轉(zhuǎn)了。

  50、眾生習氣毛病有八萬四千煩惱,所以佛就有八萬四千法門來對治,這是佛的善巧方便。你有什么病,就給你什么藥。佛說一切法,為度一切心,若無一切心,何用一切法?

  51、凡自性不明的,都在五欲中滾來滾去。五欲是財、色、名、食、睡。由此五欲生出喜、怒、哀、樂、愛、惡、欲七情。七情又捆五欲,因此生死不了。

  52、食也有利有害。君子食無求飽,居無求安。古人一心在道,野菜充饑,必定菜根香。如潭州龍山和尚那樣:“一池荷葉衣無數(shù),滿地松花食有余;剛被世人知住處,又移茅舍入深居。”

  53、世間七珍,雖稱為寶,享樂一時,畢竟成空,只能養(yǎng)生,不能脫死。若佛三寶,則能息無邊生死,遠離一切大怖畏故,永享常樂。

  54、參禪念佛都是入道妙門,不分高下,可以互通,圓融無礙。譬如念佛到一心不亂,何嘗不是參禪?參禪到能所雙忘,又何嘗不是念實相佛?禪與凈本相輔而行。

  55、不論念佛也好,持咒也好,參禪也好,總要認定一門,驀直干去,永不退悔。今天不成功,今世不成功,來世一樣干。溈山老人所謂:“生生若能不退,佛階決定可期。”

  56、念佛到一心不亂,何嘗不是參禪?參禪參到能所雙忘,又何嘗不是念實相佛?禪者,凈中之禪,禪與凈,本相輔而行,奈何世人偏執(zhí),起門戶之見,自贊毀他,很像水火不相容。

  57、凡關(guān)世道人心者,莫不疾首痛心,力求和平挽救人心,使歸正軌,重仁慈不重武力。勿貪口腹,見利忘義,則殺心不起。殺機若息,劫運潛消矣。

  58、五戒者,一殺戒,二盜戒,三淫戒,四妄語戒,五飲酒戒。此五戒名曰學處,又名學跡,是在家男女所應學故。又名路徑,若有游此,便升大智慧殿,故一切律儀妙行善法,皆由此路。又名學本,諸所應學,此為本故。又名五大施,謂以攝取無量眾生故,成就無量功德故。

  59、人心不古,置因果于罔聞,那知因果理徹,如影隨形,如響斯應,若深信之者,人心則不改而善。縱遇順逆之境,必無憂喜。當知現(xiàn)生所受,或遇兵刀水火劫賊等事,皆由自造。

  60、人的投生,起首由于淫欲,及至出生后,就以財為主。廣慧和尚勸人疏于財利,謂:“一切罪業(yè),皆由財寶所生。”所以五欲第一個字就是財。人有了錢財,才有衣食住,才想女色,娶妻妾。人若無財,什么事都辦不成,可見財?shù)膮柡α恕?/p>

  61、妄想來了,就讓它來,我總不理會它,妄想自然會息。

  62、你我都是一個心,只因迷悟而不同。

  63、人身造化和天地一般,身心動靜、行住坐臥,要順時調(diào)護。

  64、以智慧明鑒自心,以禪定安樂自心,以精進堅固自心,以忍辱滌蕩自心,以持戒清凈自心,以布施解脫自心。

  65、能動靜忘懷,利水清月現(xiàn)。

  66、修道人切記。不要和任何人有污染的因緣,這樣會糾纏不清,令你墮落。

  67、修行就是要“養(yǎng)拙”,“拙”就是很笨的意思,修行要越笨越好,笨得什么也不知,一點妄想也無。

熱門文章
蒙自县| 安乡县| 凤翔县| 镇康县| 明水县| 平阴县| 微博| 顺平县| 襄垣县| 昌都县| 日照市| 出国| 彭州市| 晴隆县| 阳西县| 黄冈市| 镇远县| 平安县| 彰化市| 界首市| 平潭县| 成武县| 桐庐县| 轮台县| 桐梓县| 怀远县| 深圳市| 普兰店市| 砚山县| 萝北县| 封开县| 襄樊市| 泾源县| 鄂托克旗| 南通市| 依兰县| 体育| 绥宁县| 天台县| 丹棱县| 长寿区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