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相關推薦
季羨林《枸杞樹》原文賞讀
在現(xiàn)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,大家應該都對美文很熟悉吧?在各種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,在網(wǎng)絡中,很多人都會喜歡一些比較傷感的美文,人們通過閱覽這種文章來對自己的心情進行調(diào)解,以此為一種精神上的寄托。什么樣的美文才是真正的好美文呢?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季羨林《枸杞樹》原文賞讀,僅供參考,大家一起來看看吧。
在不經(jīng)意的時候,一轉眼便會有一棵蒼老的枸杞樹的影子飄過。這使我困惑。最先是去追憶:什么地方我曾看見這樣一棵蒼老的枸杞樹呢?是在某處的山里么?是在另一個地方的一個花園么?但是,都不像。最后,我想到才到北平時住的那個公寓;于是我想到這棵蒼老的枸杞樹。
我現(xiàn)在還能很清晰的溫習一些事情:我記得初次到北平時,在前門下了火車以后,這古老都市的影子,更像一個秤錘,沉重地壓在我的心上。我迷茫地上了一輛洋車,跟著木屋似的電車向北跑。遠處是紅的墻,黃的瓦。我是初次看到電車的;我想,“電”不是很危險嗎?后面的電車上的腳鈴響了;我坐的洋車仍然在前面悠然地跑著。我感到焦急,同時,我的眼仍然“如入山陰道上,應接不暇”,我仍然看到,紅的墻,黃的瓦。終于,在焦急、又因為初踏入一個新的境地而生的迷惘的心情下,折過了不知道多少滿填著黑土的小胡同以后,我被拖到西城的某一個公寓里去了。我仍然非常迷惘而有點兒近于慌張,眼前的一切的仿佛給一層輕煙籠罩起來似的。我看不清院子里有什么東西,我甚至也沒有看清我住的小屋。黑夜跟著來了,我便糊里糊涂地睡下去,做了許許多多離奇古怪的夢。
雖然做了夢,但是卻沒有能睡得很熟。剛看到墻上有點兒發(fā)白,我就起來了。因為心比較安定一點兒,我才開始看得清楚:我住的是北屋,屋前的小院里,有不算小的一缸荷花,四周錯落地擺了幾盆茶花。我記得很清楚:這些花里面有一棵仙人頭,幾天后,還開了很大的一朵白花,但是最惹我注意的,卻是靠墻長著的一棵枸杞樹,已經(jīng)長得高過了屋檐,枝干蒼老鉤曲,像千年的古松,樹皮皺著,色是黝黑的,有幾處已經(jīng)開了裂。幼年在故鄉(xiāng)的時候,常聽人說,枸杞樹是長得非常慢的,很難成為一棵樹。現(xiàn)在居然有這樣一棵虬干的老枸杞樹站在我面前,真像夢;夢又掣開了輕渺的網(wǎng),我這是站在公寓里么?于是,我問公寓的主人,這枸杞有多大年齡了,他也渺茫:他初次來這里來公寓時,這樹就是現(xiàn)在這樣三十年來,沒有多少變動。這更使我驚奇,我用驚奇的眼光注視著這蒼老的枝干在沉默著,又注視著接連著樹頂?shù)乃{藍的長天。
就這樣,我每天看書乏了,就總到這棵樹底下徘徊。在細弱的枝條上,蜘蛛結了網(wǎng),間或有一片樹葉兒或蒼蠅蚊子之流的尸體粘在上面。在有太陽火燈光照上去的時候,這小小的網(wǎng)也會反射出細弱的清光來。倘若再走進一點兒,你又可以看到許多葉上都爬著長長的綠色的蟲子,在爬過的葉上留下了半圓的缺口。就在這有著缺口的葉片上,你可以看到各樣的斑駁陸離的彩痕。對了這彩痕,你可以隨便想到什么東西:想到地圖,想到水彩畫,想到被雨水沖過的墻上的殘痕,再玄妙一點兒,想到宇宙,想到有著各種彩色的迷離的夢影。這許許多多的東西,都在這小的葉片上呈現(xiàn)給你。當你想的地圖的時候,你可以任意指定一個小的黑點兒,算做你的故鄉(xiāng)。再大一點兒的黑點兒,算做你曾游過的湖或山,你不是也可以在你心的深處浮起點兒溫熱的感覺么?這蒼老的枸杞樹就是我的宇宙。不,這葉片就是我的全宇宙。我替它把長長的蟲子拿下來,摔在地上。對著它,我描畫著自己種種涂著彩色的幻想,拴在這蒼老的枝干上。
在雨天,牛乳色的輕霧給每件東西涂上一層淡影。這蒼黑的枝干更顯得黑了。雨住了的時候,有一兩個蝸牛在上面悠然地爬著,散步似的從容。蜘蛛網(wǎng)上殘留的雨滴,靜靜地發(fā)著光。一條虹從北屋的脊上伸展出去,像拱橋不知伸到什么地方去了。這枸杞的頂尖就正頂著這橋的中心。不知從什么地方來的陰影,漸漸地爬過了西墻。墻隅的蜘蛛網(wǎng),樹葉濃密的地方仿佛把這陰影捉住了一把似的,漸漸地黑起來。只剩了夕陽的余暉返照在這蒼老的枸杞樹的圓圓的頂上,淡紅的一片,熠耀著,儼然如來佛頭頂上金色的圓光。
以后,黃昏來了,一切角隅皆為黃昏所占領了。我同幾個朋友出去到西單一帶散步。穿過了花市,晚香玉在薄暗里發(fā)著幽香。不知在什么時候,什么地方,我曾讀過一句詩:“黃昏里充滿了木樨花的香。”我覺得很美麗。雖然我從來沒有聞到過木樨花的香,雖然我明知道聞到的是晚香玉的香。。但是我總覺得我到了那種縹緲的詩意的境界似的。在淡黃色的燈光下,我們摸索著轉近了幽黑的小胡同,走回了公寓。這蒼老的枸杞樹只剩下了一團凄迷的影子,靠北墻站著。
跟著來的是個長長的夜。我坐在窗前讀著預備考試的功課。大頭尖尾的綠色小蟲,在糊了白紙的玻璃窗外有所尋覓似的撞擊著。不一會兒,一個從縫里擠進來了,接著又一個,又一個。成群的圍著燈飛。當我聽到賣“玉米面餑餑”戛長的永遠帶點兒寒冷的聲音,從遠處的小巷子里越過了墻飄過來的時候,我便捻熄了燈,睡下去。于是又開始了同蚊子和臭蟲的爭斗。在靜靜的長夜里,忽然醒了,殘夢依然壓在我心頭,倘若我聽到又有塞搴的聲音在這棵蒼老的枸杞樹周圍,我便又知道外面又落了雨。我注視著這神秘的黑暗,我描畫給自己:這枸杞樹的蒼黑的枝干該更黑了罷;那只蝸牛有所趨避該匆匆地在向隱蔽處爬去罷;小小的圓的蜘蛛網(wǎng),該又捉住雨滴了吧;這雨滴在黑夜里能不能靜靜地發(fā)著光呢?我做著天真的童話般的夢。我夢到了這棵蒼老的枸杞樹——這枸杞樹也做夢么?第二天早晨起來,外面真的還在下著雨。空氣里充滿了清新的沁人心脾的清香。荷葉上頂著珠子似的雨滴,蜘蛛網(wǎng)上宇、額、也頂著,靜靜地發(fā)著光。
在如火如荼的盛夏轉入初秋的澹遠里去的時候,我這種詩意的,又充滿了稚氣的生活,終于不能繼續(xù)下去。我離開這公寓,離開這蒼老的枸杞樹,移到清華園來。到現(xiàn)在差不多四年了。這園子素來是以水木著名的。春天里,滿園怒放著紅的花,遠處看,紅紅的一片火焰。夏天里,垂柳拂著地,濃翠撲上人的眉頭。紅霞般的爬山虎給冷清的深秋涂上一層凄艷的色彩。冬天里,白雪又把這園子安排成為一個銀的世界。在這四季,又都有西山的一層輕渺的紫氣,給這園子添了不少的光輝。這一切顏色:紅的,白的,紫的,混合的涂上了我的心,在我心里幻成一幅絢爛的彩畫。我做著紅色的,白色的,紫色的,各樣顏色的夢。論理說起來,我再西城公寓做的童話般的夢,早該被擠到不知什么地方去了。但是,我自己也不了解,在不經(jīng)意的時候,總有一棵蒼老的枸杞樹的影子飄過。飄過了春天的火焰似的紅花;飄過了夏天的垂柳的濃翠;飄過了紅霞似的爬山虎,一直到現(xiàn)在,是冬天,白雪正把這園子裝成銀的世界。混合了氤氳的西山的紫氣,靜定在我的心頭。在一個浮動的幻影里,我仿佛看到:有夕陽的余暉返照在這棵蒼老的枸杞樹的圓圓的頂上,淡紅的一片,熠耀著,像如來佛頭頂上的金光。
賞析
季羨林先生的《枸杞樹》創(chuàng)作于1933年,是其首篇抒情散文。彼時,1930年夏天,青年季羨林初次遠離家鄉(xiāng),前往北平備考大學,寄居在西城的一個公寓里。這段時光于他而言,充滿了復雜的情緒,“有點驚異,有點擔心,有點好奇,又有點迷惘”,而公寓內(nèi)那棵蒼老的枸杞樹,便成了他情感與思考的寄托。
文章開篇,季羨林先生便寫道“在不經(jīng)意的時候,一轉眼便會有一棵蒼老的枸杞樹的影子飄過”,這種突兀又縈繞心頭的呈現(xiàn),瞬間抓住讀者的注意力,也奠定了全文對枸杞樹難以忘懷的情感基調(diào)。在作者的筆下,這棵枸杞樹“枝干蒼老鉤曲如千年古松”,生長極為緩慢,卻歷經(jīng)三十載長成參天模樣。它的存在本就違背人們對枸杞樹難以成樹的認知,恰似作者心中那艱難卻執(zhí)著生長的理想。這種將枸杞樹的生長特性與自身理想追求相呼應的寫法,巧妙地開啟了物我交融的表達。
文中對枸杞樹的描寫細致入微且充滿詩意。葉片上蟲蛀的缺口和斑駁陸離的彩痕,在作者眼中,是迷離的夢影,能讓人聯(lián)想到地圖,甚至將這葉片視為自己的全宇宙。他把童稚的幻想拴在這蒼老的枝干上,賦予了枸杞樹承載精神世界的意義。當夕陽的余暉返照在枸杞樹圓圓的頂上,那淡紅的一片,熠耀著,儼然如來佛頭頂上金色的圓光,這一畫面充滿了神圣感,將枸杞樹升華到了精神圖騰的高度,既象征著作者內(nèi)心的理想之光,也隱隱蘊含著宗教般的超脫與希望。
隨著時間的推移,黃昏來臨,淡黃燈光下,枸杞樹只剩下凄迷的影子,而作者在長夜里醒來,殘夢壓在心頭。但即便如此,他依然做著天真的童話般的夢,夢到這棵蒼老的枸杞樹。這里,枸杞樹與作者的夢境緊密相連,不管現(xiàn)實如何,枸杞樹始終存在于他的精神世界中,成為他情感的支撐和慰藉。
離開公寓四年后,清華園四季變換,美景無數(shù),可枸杞樹的影子始終在作者心頭揮之不去。跨越時空的記憶留存,讓枸杞樹不再僅僅是一棵樹,而是成為連接過去與現(xiàn)在、現(xiàn)實與理想的特殊存在,暗合了普魯斯特式的“無意識記憶”理論,平凡事物因承載特殊情感而成為永恒的精神坐標。
從創(chuàng)作手法上看,《枸杞樹》堪稱典范。季羨林先生運用大量細膩的描寫,如“牛乳色輕霧”“凄迷的影子”“虹頂之樹”等意象,通過虛實相生的筆法,營造出“象外之象”的審美空間,體現(xiàn)了東方美學中留白與意境營造的精髓。同時,他對蜘蛛結網(wǎng)、蝸牛爬行等日常細節(jié)的觀察,以“童話般的夢”進行重構,將平凡生活升華為詩意表達,實踐了中國傳統(tǒng)文人“格物致知”的審美追求。在語言層面,長短句交替的節(jié)奏,如“紅的墻,黃的瓦”“蜘蛛網(wǎng)上殘留的雨滴,靜靜地發(fā)著光”,與色彩的強烈對比,像蒼黑枝干與淡紅余暉、綠葉與白花等,使文字兼具繪畫的構圖美感和音樂的韻律感,展現(xiàn)出青年季羨林已然成熟的語言駕馭能力。
在文化內(nèi)涵上,枸杞樹的象征意義與《本草綱目》中記載的“延年益壽”文化意象形成互文,其“枝干蒼老”卻“果實累累”的形態(tài),暗合儒家“老而彌堅”的生命哲學。而樹頂“佛光”的描寫,又體現(xiàn)出佛教“一花一世界”的思維方式,儒釋道文化基因在文中自然流露,也預示了季羨林先生日后學術研究中“多元一體”的文化觀。
這篇不足三千字的散文,以一棵枸杞樹為核心,撬動了時間、空間、記憶、理想等多重維度,深刻展現(xiàn)了青年季羨林對生命本質(zhì)的哲思。它不僅是季羨林文學創(chuàng)作的起點,更以深沉的情感力量和精湛的藝術手法,在中國現(xiàn)代散文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。正如季羨林晚年在《病榻雜記》中所言:“真正的散文應該是作者心靈的獨白”,《枸杞樹》正是這樣一段穿越時空的精神獨白 。
【季羨林《枸杞樹》原文賞讀】相關文章:
季羨林《尋夢》原文賞讀11-02
季羨林《漫談散文》原文賞讀10-16
季羨林《老少之間》原文賞讀09-01
季羨林《寸草心》原文賞讀07-01
季羨林《論正義》原文賞讀11-19
季羨林《做人與處世》原文賞讀08-26
季羨林《富春江上》原文賞讀10-27
季羨林《我的老師們》原文賞讀10-22
季羨林《我寫我》賞讀10-22